经文 斯5-7 引言 大屠杀之所以变成普珥节,在人间有两个原因。 首先是以斯帖的冒死觐见获得特赦,开了个好头。事情可能并不像经文的白描那么简单,约瑟夫就特意说,禁食了三天的以斯帖见到王时其实晕倒了,醒来后才获得赦免。当然以斯帖很快恢复镇定,没有急不可耐地立刻抓住亚哈随鲁的希律式应许(可6:23),而是忍耐等候,步步为营,在第二次更私密的家庭筵席上才展开攻势。 第二个原因,是两次筵席之间的那一夜,薛西斯失眠了。他使用的催眠方式是经久不衰的找人讲故事,讲本朝的起居…
经文 斯5-7 引言 大屠杀之所以变成普珥节,在人间有两个原因。 首先是以斯帖的冒死觐见获得特赦,开了个好头。事情可能并不像经文的白描那么简单,约瑟夫就特意说,禁食了三天的以斯帖见到王时其实晕倒了,醒来后才获得赦免。当然以斯帖很快恢复镇定,没有急不可耐地立刻抓住亚哈随鲁的希律式应许(可6:23),而是忍耐等候,步步为营,在第二次更私密的家庭筵席上才展开攻势。 第二个原因,是两次筵席之间的那一夜,薛西斯失眠了。他使用的催眠方式是经久不衰的找人讲故事,讲本朝的起居…
经文 斯 4:1末底改知道所作的这一切事,就撕裂衣服,穿麻衣,蒙灰尘,在城中行走,痛痛哀号。 斯 4:2到了朝门前[停住脚步]因为穿麻衣的不可进朝门。 斯 4:3王的谕旨所到的各省各处,犹大人大大悲哀,禁食哭泣哀号,穿麻衣躺在灰中的甚多。 斯 4:4王后以斯帖的宫女和太监来把这事告诉以斯帖,她甚是忧愁,就送衣服给末底改穿;要他脱下麻衣,他却不受。 斯 4:5以斯帖就把王所派伺候她的一个太监,名叫哈他革召来,吩咐他去见末底改,要知道这是什么事,是什么缘故。 斯 4:6于是哈他革出到朝门前的宽阔处见末底改。 斯 4:7…
经文 斯 3:7亚哈随鲁王十二年正月,就是尼散月,人在哈曼面前,按日日月月掣普珥,就是掣签,要定何月何日为吉,择定了十二月,就是亚达月。 斯 3:8哈曼对亚哈随鲁王说:“有一种民,散居在王国各省的民中,他们的律例,与万民的律例不同;也不守王的律例,所以容留他们与王无益。 斯 3:9王若以为美,请下旨意灭绝他们。我就捐一万他连得银子,交给掌管国帑的人,纳入王的府库。” 斯 3:10于是王从自己手上摘下戒指,给犹大人的仇敌,亚甲族哈米大他的儿子哈曼。 斯 3:11王对哈曼说:“这银子仍赐给你,这民也交给你…
加尔文号是唯一能抵达天国的大船吗? ——会幕营造中的程序正义观(《出埃及记》系列第四十二次证道(终结篇)) 经文:出40 神的吩咐 出埃及记不是结束于过了红海,也不是结束于领受律法,而是结束于建起会幕。事实上出埃及记有近乎一半的内容是与会幕有关的。在这最后一章当中,“照上帝的吩咐”一共出现七次,体现后半章的建立,严格遵守了前半章的启示。建造会幕所需的材料不能随意选择,是按照上帝吩咐的。建造会幕应有的流程不是因地制宜,是按照上帝吩咐的。建立会幕的时间是照上帝吩咐的,服侍会幕的人员是照上帝吩咐的。 所以这…
《出埃及记》系列证道第四十一次:天地一会幕 (根据证道PPT整理) 引言 许多人对《出埃及记》的印象是从当年的动画片《埃及王子》而来。主题曲《When You Believe》的确十分经典。 然而这只是出埃及记的第十四章。后边二十六章到底在讲什么?出埃及记的重点是分开红海吗?然而真的有许多基督徒,认为出埃及记在14章就结束了。难道律法、立约、会幕毫无意义? 只是“出来”就可以了吗?不再修建积货城是否意味着什么都不修建?得自由,是否意味着从此为所欲为?出埃及记的重点究竟是什么?作为基督徒,是否认罪悔改得永生就足够了?…
经文 斯2:1这事以后,亚哈随鲁王的忿怒止息,就想念瓦实提和她所行的,并怎样降旨办她。 斯2:2于是王的侍臣对王说:“不如为王寻找美貌的处女。 斯2:3王可以派官在国中的各省,招聚美貌的处女到书珊城(或作“宫”)的女院,交给掌管女子的太监希该,给她们当用的香品。 斯2:4王所喜爱的女子,可以立为王后,代替瓦实提。”王以这事为美,就如此行。 斯2:5书珊城有一个犹大人,名叫末底改,是便雅悯人基士的曾孙,示每的孙子,睚珥的儿子。 斯2:6从前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将犹大王耶哥尼雅(又名“约雅斤”)和百姓从耶路…
《出埃及记》第四十次证道:在你面光之中 经文: 出 34:28摩西在耶和华那里四十昼夜,也不吃饭,也不喝水。耶和华将这约的话,就是十条诫,写在两块版上。 出 34:29摩西手里拿着两块法版,下西乃山的时候,不知道自已的面皮,因耶和华和他说话就发了光。 出 34:30亚伦和以色列众人看见摩西的面皮发光,就怕挨近他。 出 34:31摩西叫他们来,于是亚伦和会众的官长都到他那里去,摩西就与他们说话。 出 34:32随后以色列众人都近前来,他就把耶和华在西乃山与他所说的一切话,都吩咐他们。 出 34:33摩西与他们说完了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