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如何做父亲?

2018年 6月 17日 1529点热度 0人点赞

引言


19世纪末,美国华盛顿州斯波肯市一间乡间农场的女主人斯玛特夫人,在生第六个孩子时难产而死。她的丈夫,内战老兵威廉·杰克逊·斯玛特先生决定不再续弦,自己栽培养育六个孩子。孩子们在这位伟大父亲的照料下,渐渐长大。


1909年,斯玛特先生去世。他的女儿杜德夫人在参加完她所委身的当地长老会的母亲节活动后,和瑞马丁牧师分享了父亲的故事,并且表示希望能有一个特别的日子,向自己的父亲致敬,并借此纪念所有伟大的父亲。


牧师深深被斯玛特先生的精神与爱心感动,全力支持杜德夫人想要设立父亲节的努力。杜德夫人在1910年春天开始推动成立父亲节的运动,随即得到各教会组织的支持。她同时写信向市长与州政府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提议。在杜德夫人的奔走努力下,斯波肯市市长与华盛顿州州长公开表示赞成,于是华盛顿州便在1910年6月19日举行了全世界第一次的父亲节聚会。1924年,美国总统凯文·柯立芝支持父亲节成为全美节日。1966年,美国总统林登·约翰逊选用斯玛特先生的生辰月份,宣布当年六月为美国父亲节之月。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签署文件,将每年六月的第三个星期日定为美国的父亲节,从此成为美国永久性的国定纪念日。(引自维基百科)

我们现在如何做父亲?


经文


弗 6:4 你们作父亲的,不要惹儿女的气,只要照着主的教训和警戒,养育他们。


今天是父亲节。我们来看圣经对父亲的教导。


独身的保罗,被圣灵所感,写下这节经文,指出“养育儿女”绝不只是母亲的个人任务,而是父亲的首要责任。


这条诫命一如十诫,从正反两方面指明“父亲”的任务与角色。


负面,就是“不要惹儿女的气”。这当然不是说你要对儿女无限纵容溺爱,放弃自己管教他们的权柄与责任。“不要惹儿女的气”,加尔文解释说,是指“不要过分严待儿女,烦扰他们,因为这样会惹起他们的反感,使他们设法解脱一切的管教。所以在歌罗西书3:21的类似经文中,保罗还加了一句:‘恐怕他们失了志气’。”


“温和的态度会使儿女尊敬他们的父母,并使他们乐意顺从;而苛刻和严厉的态度,则反会使他们顽梗刚硬,损毁他们的孝心”,加尔文以正面表述的方式,结束了他对这前半节经文的解释。


吕振中译本对此处的翻译更加生动:“做父亲的,别惹你们儿女的气了!”暗示在没有圣灵光照与内住的情况下,世上的父亲其实少有父爱如山,而大多是父爱如山体滑坡,将儿女的志气淹没。


正面,就是“只要照着主的教训和警戒,养育他们。”对此加尔文继续解释:


毫无疑问的,养育是表达温柔和亲切之意。另一方面,恐防有些父母过分溺爱他们的儿女,所以保罗接着说:要照主的教训和警戒养育他们。因为神不欲父母过度爱护他们的儿女,由于缺少管教而使他们堕落。所以温和必须调和主的教训;儿女若有错失,应当受管教。未成年的儿女,需要常常受警戒和约束,免得放纵不羁。


不过在这里加尔文并没有解释如此行的基本前提,就是做父亲的已经知道并且愿意遵行“主的教训和警戒”。一位父亲当然不可能用自己都不知道,或者不照做的东西来养育自己的儿女。


这就是说:一位基督徒父亲首先要意识到,在天父面前,你也是儿子。你教导养育你儿女的方向与方法,只能从天父教导教导养育你的方向与方法而来。


郭德纲在他的相声里曾经以一个脑筋急转弯问于谦:“你和你父亲谁大?”于老师愕然回答:“当然是我父亲大啊。”“错!”,郭先生深沉地回应:“你们一般大。因为他是从有你的那一天开始,才是一个父亲的。”

我们现在如何做父亲?

实际上我真的不认为这只是一个笑话。的确,不是你有孩子了你就当然是一个经验老到的合格父亲。想成为一位真正的父亲,是一定要学习、操练、成长的。在这一点上,你的确和你的孩子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只有谦卑下来认真学习神的话语,才能共同成长。没有神的话语,成长就会变成猥琐发育,父亲与儿女都会落在彼此惹气的咒诅中。


而这种学习,如前文所述,当然要从观看、默想、效法天父的作为开始。


上帝如何为父


首先我们应该知道,本质而言,上帝当然没有人类意义的性别。但圣经却一贯以“父”来指代上帝,这一启示方式本身就意义重大。


根据神学家们的总结,圣经中提到上帝为“父”时,至少有三种不同的含义。


a.万物的创造者。比如玛拉基的用法:玛2:10我们岂不都是一位父吗?岂不是一位神所造的吗?


b.在基督里成为后嗣之人的父。这样的经文在新约中很多,保罗在论述我们已经是儿女、不再是奴仆时,就是表达这层含义。


c.耶稣基督的父神。这是在强调第一位格与第二位格之间的那种特殊关系,强调在永恒中“受生”于圣父的圣子,是人类真认识圣父的唯一渠道。正如使徒约翰所指出的:


约1:18从来没有人看见神,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他表明出来。

约贰1:9凡越过基督的教训不常守着的,就没有神;常守这教训的,就有父又有子。


三种“父”的意义中,可能与今天的主题最紧密相关,能够应用到弟兄们的“为父之道”的,应该是后两种。特别是第二种。


实际上,上帝自我启示为“父”,可以说是一种对人类的“迁就”,是对人类有限理解力的体恤。圣经时期的中东文化很早就有“以君为父”的传统,比如以色列人就称大卫王是他们的“父”。当然,从血统而论确有一部分以色列人真是大卫的后裔,但若整个国民都称他为父,他们实际的意思是“他是我们的王”。


显然,古往今来的人间君王,大多只关心自己的利益与荣誉,而并不全心全意爱自己的“子民”。当世上君王借用“君父”的概念,用无论拉丁文还是陕西话要百姓叫自己爸爸时,实际意义不过是一种政治宣传。


但当上帝以“父”这个名字,在人类的“君父”传统中启示自己的时候,就是在显明,祂才是真正的君,真正的父,远超一切人间君父。在祂的国中,祂是王,我们是祂的百姓。在祂的家中,祂是父,我们是祂的儿女。


实际上,主耶稣在主祷文中教导我们向“我们在天上的父”祷告时,也同样借用了“君父”的意象。主的意思就是要我们明白,上帝是尊贵的父,又是神圣的王。之所以上帝能供应我们日用的饮食,免我们的债,使我们不遇见试探,救我们脱离凶恶,正是因为祂的双重身份:作为君王,祂有能力这样做;作为父亲,祂有意愿这样做。


这就是“上帝为父”的实际意思。


当然,人类软弱与罪性的影响无处不在。比如,如果你生身之父也像斯玛特先生那样伟大,那么你理解“上帝为父”时应该困难不大。但如果你的父亲像马丁·路德或人民币君的父亲一样喜怒无常,总惹你的气,你可能就不太容易,至少不太情愿去把上帝想象为父亲。


然而正确的思维进路当然应该是:我的父亲已经这样好,天上的父该是多么伟大;或者:虽然我的生身之父这么糟糕,但天父上帝却如此慈爱而公义,所以我应当更加渴慕祂。


恩典,特别会在后一种情况中显明。比如在马丁·路德身上。


上帝以“父”的名字与形象启示自己,这多么值得深思默想。我们几乎立刻就可以据此断言:“家庭”这个概念对上帝而言一定十分重要。示玛篇等章节已经显明,上帝的“教训与警戒”都是要以家庭为单位代代往下传的。

我们现在如何做父亲?

示玛篇:申命记6章4-9节


并且在这个传递的过程中,父亲一定要扮演首要责任。这个要求,新旧约一以贯之。


神命不可违。只要你认真观看世界,你很快就会发现,哪里有积极而坚强的父亲,哪里就有昂扬而温暖的文明。哪里的父亲形象脆弱甚至缺失,哪里的文化就萎靡并且败坏。当一种文化中缺乏男性精神和父亲形象,这种文化就会充满放肆和混乱,就会缺乏教养,缺乏勇气,缺乏安全感,缺乏荣誉感,熊孩子遍地,犯罪率飙升。


这就是秩序的匮乏。当人类有意无意弱化上帝的“父”的形象,弱化人间的“父”的形象,文明就会溃坝,腐坏就会泛滥。


甚至你从电影里也能看出这一点。传统、老派的欧美电影里,主人公多是正直、勇敢、强壮的男人。而亚洲电影,特别是新世纪以来的亚洲电影,就似乎是在故意树立软弱白皙的娘炮小鲜肉。西洋武士生来以保护女性为荣,从圣骑士到天行者都是如此。东方书生却从不以被侠女保护为耻,柳梦梅和宁采臣莫不如是。

我们现在如何做父亲?


在文明、文化中重建男性形象,重建父亲精神,若非要认为是“与福音无关的文化使命”,那恐怕是故意忘了,“效法基督、效法天父”这福音的核心本身就蕴含着这种要求。强行将福音使命与文化使命分割,无非是当代张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经书。惧怕神“你要刚强壮胆”的神圣命令,自恋他不冷不热的微软呼召。假装不知道黑暗世界的残酷真相,却真实地攻击着他清新世界的沉默守护人。


失落了“父”的形象,结局就是这样。


男人如何为父


认识了上帝在自我启示中界定的“父”的意义之后,下面可以具体从“属性”与“身份”来讨论“我们当如何做父亲”。


从神而来的“可传递的属性”


小要理问答的第四问这样形容上帝:


问4:神是怎样的神?

答:神是灵:他的本性,智慧,权能,圣洁,公义,恩慈,诚实,都是无限无量,无始无终,永无改变的。


在神学意义上,前七个形容词,是上帝“可传递的属性”,意思是这些属性在人的身上也多少存在,并且可以被效法。而后半句则是专属上帝的“不可传递的属性”:无限无量,无始无终,永无改变。


这七个可传递的属性,我试着将它们组合一下,得出三个主要的、父亲应该具有的属性。


一:虔诚


虔诚≈本性+圣洁。虔诚不足,不足为父。


当然,罪人的本性就是犯罪。唯独因恩藉信,罪人才能被重生、被称义,耶稣基督与选民之间的双重归算确保我们的本性得以被神更新。而这一被重新创造的本性,必然指向一种靠着圣灵不断成圣的人生状态。


一句话概括就是:惟有真正重生得救、认识全备福音的信徒,才可能真正从上帝那里学习怎么做父亲。没有这个基本前提,这篇讲章就成了写给鱼的登山手册,或者喂给熊的飞行指南。

我们现在如何做父亲?

只有真正重生得救的信徒才会是真的虔诚人,而不是假冒为善的法利赛人。假冒为善会摧毁孩子的心。


200多年前,有一个年轻的犹太男孩,从小非常敬仰他那虔诚的父亲。他父亲对崇拜很热心,也教导儿女如此行,因此全家都十分敬虔,凡事按着律法行事。男孩十多岁时,父亲带着家人被迫迁到了德国另一个城市。突然有一天,父亲宣布,为了工作和事业发展,他决定脱离犹太教,加入路德会。这个男孩极度震惊,从此不仅对父亲,更是对一切权威,以及一切权威的权威,上帝,都产生了深深的失望、怨恨和苦毒。


这个少年就是玛客丝。

我们现在如何做父亲?


这个故事当然不是要告诉你改宗新教不对。故事的重点是:他父亲改宗的理由只是出于经济原因。这说明他之前一切的虔诚表现,应该都是在拜玛门而已。


这种伪善最终毁了他的孩子。这孩子长大后虽然怨恨他的父亲,但却毫不令人意外地继承了父亲的思维模式,就是同样把经济问题视为一切问题的核心。这足以显明咒诅是如何代代延续,以及假冒为善为何是耶稣最痛恨的罪。


父亲在家里家外不能表里如一,是摧毁孩子最有效的武器。


我们现在如何做父亲?


二:勇敢


勇敢≈公义+诚实+权能。勇敢不足,不足为父。


以前我曾提过,某些文化之所以腐坏,就在于在这种文化中,很多词语本身都已经被歪曲和败坏。比如“勇敢”,在东北话里,如今可能已经近乎于“虎”和“二”的纠结组合,而并非公义、诚实、权能的应有联合。


所谓勇敢,无非是因为有信仰,有原则,并且因着要诚实面对信仰与原则,心里所信的就说出来,说出来的就行出来。即便这种持守与行动会被邪恶报复,却仍“虽千万人吾往矣”。在此意义上,“直面千军”本身,就已经显明了“权能”所在,因此是否能“横扫千军”,相对而言反倒不是关键问题。


厉害国的文化之所以败坏了,就在于,今时今日,诚实持守公义的勇敢者,反倒会被扣上“行侠仗义”、“自以为义”的黑高帽。应该指出,能有这样逆向歧视式的表达,正是浸淫于这种文化的结果,而非如此表达的原因。这种加害者,首先也是受害人。


勇敢,是守护那些当守护之事的必要条件,是一个父亲必须具备的品质。


我一个中学同学曾给我讲过一个他的小故事。就是他上小学的时候,有一次被承包自行车棚的流氓(当然公开身份是管理员或者保安之类)无理打了一耳光,然后就哭着回家了。他父亲向来沉默寡言,平常忙于生意,父子之间也很少沟通。但那天中午正好在家。听了事情原委,父亲也没说什么,只是拉起他的手,和他一起去学校。进校门之后,一米九几的父亲忽然把他举了起来,让他坐在自己的肩膀上,就以这个醒目的姿势向自行车棚走去。那个管理员慌不迭地出来想要解释一下,但父亲就问了他一句:“是你刚才打我儿子的吗?”得到肯定答复后,不等那人多言就一记重拳将其K.O。然后扛着我同学原路回家。


我同学说,虽然之后父亲还是很少说话,但从那一刻开始,他和父亲的关系就亲近了许多。


所以,对一个普通父亲而言,勇敢或许就简单地意味着:保护家人,不怕流氓。当然他并不信主,他实际的做法也很可以再商榷,但他基本上可以说尽到了父亲“保护孩子”这方面的责任。


相反,如果另一种父亲(也就是更常见的中式父亲)面对流氓,不敢出头,只会跟孩子磨磨叽叽地说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啊”、“不要跟他一般见识啊”、“他肯定有背景所以惹不起啊”之类废话,那就当然不但会“惹儿女的气”,而且一定会丧了儿子的志,让他在沮丧与迷惑中被动进入不可捉摸的青春期,并且提前面对一个他无法接受的,缺乏公正的世界。


在更高的层面,勇敢当然还会有更多种体现方式,而且越来越和个人武力无关。因着恩典中的诚实和公义,许多人能够运用手中被神赋予的权柄,勇敢行事。无论是像中国版辛德勒何凤山大使那样不惧纳粹、救护无辜犹太人,还是像XQX将军一样乱命不从、宁受军法处置,他们多少都体现出了某种意义上的不屈的男性精神与高大的父亲形象。更不用说教会史上那不计其数的圣徒,坡旅甲、卜尼法斯、胡斯、诺克斯等刚强的大丈夫。


不过时代的确是变了。我小的时候,孩子们崇拜大刀王五。如今,孩子们更爱小猪佩奇。阳刚之气的退散呈加剧之态,所以我们在福音中恢复“大丈夫”呼召与精神的使命感理应更加迫切。


三:德性


德性≈恩慈+智慧。德性不足,不足为父。


所谓德性,就是你在人群中所处的位置和扮演的角色。单独一个人没有德性可言。父亲的位置和角色——就是父亲的德性——主要应该体现为对家庭的责任感。


责任感,是家庭基本法中父亲需要遵守的主要条款之一。身为家庭这一最紧密共同体的成员,每个人都有不能跌破的底线。如果一个做父亲的,沉溺于赌博酗酒,不但不挣钱养家,还得回家拿钱,拿不到还打老婆揍孩子,那么他就自动丧失了父亲的资格与身份,需要退回到未成年人那种需要被监护起来的状态,让可以承担家庭责任的成员看管他。不然整个家庭就要垮台。面对这种失格父亲,你不可能要儿女听他的话,因为他所做的一切,都正是在“惹儿女的气”,给儿女一个恶劣榜样。

我们现在如何做父亲?


当然,这绝不是说负责任就仅仅意味着“挣钱养家”。这正是那些把自己家当快捷酒店的甩手大爷们最常用的借口。因为养家是本分,不值得夸耀。本分的意思就是,你挣钱养家了,应该的。你不挣钱养家,反倒回家霍霍,那就成了畜类。


检验责任感,可以有很多角度。比如,你看他在妻子怀孕之后的反应。


当然,如果这俩人是自由网恋苟合在一起的,就是那种不顾所有人反对,在没有父母同意和祝福的情况下,“为了爱情”,私相授受婚前同居的,他们的反应肯定大不一样。意外怀孕了?你可以想象那个惨白的少年看到那两道杠后会是个什么德性。冷静下来之后,他会一边若无其事地打着游戏,一边丢给女人一张阳光女子医院的小广告。


那么,这个孩子倒真不如不生在世上倒好(当然这绝对不是说他应该被堕掉)。因为这个孩子即将面对一个没有责任感的父亲和一个没有羞耻感的母亲,还未得到就已经预先同时失去了父爱和母爱。然后他大概率会被送回不得不背锅的老人那里抚养——如果不是被扔在孤儿院或者马路边的话。于是他从小没有安全感,在惶恐不安中长大,后来就习惯了担惊受怕,习惯了之后反倒对平安与温暖不能适应,谁越亲近他他越怀疑谁,谁越对他好他越会害谁。这样的人若有一些禀赋,长大就会祸国殃民。若有幸是个普通人,就会像他父母一样。若因为无能而人畜无害,就会成为三和大神。


这样屡见不鲜的悲惨故事提醒我们,反堕胎运动只是事情的一方面,比这更艰难的,是教导青年正确的婚姻观、父母观。


而一个真有责任感的丈夫,因为他的婚姻是上帝包办的,他的妻子是上帝配合的,他的圣约是被父母祝福、被教会见证的,所以他若听到妻子怀孕,一定会激动得泪流满面,手舞足蹈。就是说这孩子还未出生就已经活在盼望与祝福中,出生后即便会缺乏食物也绝对不会缺乏爱与保护。因此他一定会健康成长为昂扬刚健的上帝的儿女与使者,成为天父世界理所应当的继承人。

我们现在如何做父亲?


从神显明的可效法的身份


说完属性,再说身份。


我们知道,耶稣基督同时具有先知、祭司、君王的三重职分。先知,意味着要学习、教导。祭司,意味着要带领、传承。君王,意味着要治理、守护。


而这三重身份与职责,也是每一位基督徒父亲所应具备的。


我们学校的推荐阅读书目里,有一套《草原小木屋》系列,讲的是清教徒家庭的故事。可以说,上边的三重身份,你基本都可以从这套书里直观地看到。下面的文字是引自网友“小岛阅读”的评论:


《小木屋》系列里体现出的清教徒父亲榜样


(1)秩序良好的家庭


在清教徒家庭中各成员是有着良好的秩序的。基本可归纳为“父权制家庭”。良好次序是指,首先,丈夫/父亲为首,负责家里发生的事。在清教徒思想中,与“丈夫为首”相对应的是“妻子顺服”。威廉埃姆斯写道:婚姻犹如一个“互相帮助的团体”,“夫妻之间这种相互帮助在所有基本原则事务上都应该如此,即丈夫应该治家,妻子应该服从。”


在《小木屋》系列中,体现很明显,爸爸勇敢而有智慧,担起了打猎、盖房子、开疆扩土,而妈妈照顾孩子、料理家务、准备食物,把马车上的家打理得干净而富有家庭气息。


(2)圣经的重要性


清教徒兴办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阅读《圣经》和按圣经的话生活。清教徒相信“神圣的圣经包含了一切必要的救赎”。清教徒强调让孩子们从小读圣经,让他们不是为了赚钱和有用而学习,而是为了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而学习。清教徒有着这种宗教信仰的家庭教育观念,自然会把圣经研读、讨论和基督教教义作为家庭教育的课程中心。


(3)教养的重要性


清教徒将父母的责任分为三类:哺养、教养和教导。其中教养是指教给子女良好的行为举止。清教徒把教养看得比哺养更为重要。清教徒首先关心的是教给孩子良好的行为举止,因为清教徒将规范个人行为作为重建社会秩序的起点。良好的行为举止的核心是讲礼貌,守秩序。良好的行为举止覆盖日常生活的广阔领域,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要谦卑;二是为人端正;三是养成勤劳、节俭的生活习惯。


为了达到教养教育的目的,父母首先要其学会忍耐和服从,对于子女犯的错误要给予惩罚,最后父母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4)榜样的重要性


清教徒利沙·马瑟(Eleazar Mather)说,“如果父母不做出榜样,那么你们下的命令是没什么用的。如果你们一定要给孩子教育,那么你们先做出榜样来。你们一定要自己先行,既用言语,也用行动说话。”


确保在孩子面前树立一个好榜样是清教徒家庭教育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清教徒认为如果不用榜样的力量教导他们,其他的教导方法也不会有什么作用。如果自己行事和给孩子的准则相反,他们是不会按照这些准则做事的。如果你的语言是好的,但你的行动是邪恶的,那么,更有可能的是后者带来的伤害比前者带来的益处大的多。


我们现在如何做父亲?


这就是父亲应该具有的身份与职责。


父亲的儿子与儿子的父亲


以前我曾分享过一本小说,叫《大盗巴拉巴》,是瑞典作家拉格奎斯特根据圣经里那个巴拉巴所写,并因此获得1951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其实,“巴拉巴”这个名字,直译过来的意思就是:父亲的儿子。


不过,哪个儿子不是“父亲的儿子”?所以,“巴拉巴”这个名字其实是在指代所有的儿子。


照着书里的设定(这种设定应该是很符合历史事实的),他父亲是盗贼,母亲是妓女。所以他成为大盗其实毫不奇怪。显然,有这种父亲,其实比没有父亲更糟。


所以本书的一条关键线索,或许正是:巴拉巴的寻找父亲之旅。


被耶稣替死之后,一开始巴拉巴根本不相信福音。但他对福音开始有所认识,是从一个基督徒奴隶身上开始的,就是他在矿坑中遇到的囚犯沙哈。他与沙哈同戴一副镣铐,被迫形影不离。沙哈虽然在暗无天日如同地狱的矿坑深处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但因为心中有主,总是宁静安详,他还将主的名字刻在自己胸前的号牌上,表明自己是主的奴仆,而不是罗马的奴仆。巴拉巴深感震惊,他也想拥有这种信仰的力量,于是也在自己的号牌上刻下耶稣的名字。可是当两人被捕面临生死抉择时,沙哈从容选择了死,巴拉巴却背弃信仰,像一条狗一样活了下来,这是他第二次从十字架下死里逃生。沙哈临死前为巴拉巴祈祷,再次向他表明了福音的真义。这时巴拉巴才开始明白耶稣之死的意义。


所以,这位沙哈对他而言,就犹如父亲。因为沙哈照着主的教导和警戒,教育了巴拉巴。


后来在罗马城中,保守信仰煎熬的巴拉巴看到满城大火,焚城的暴君尼禄指示罗马人造谣说是基督徒放的火,但巴拉巴却误以为这就是基督复临的方式,以为基督要用大火烧掉这个罪恶的世界,于是狂热之下也开始纵火焚烧房屋,并因此和并未纵火的其他基督徒一同被捕入狱。


在狱中他遇到了彼得。彼得认出他就是巴拉巴,并在了解了他后来的遭遇后,阻挡住愤怒的其他基督徒,叹息着说:


“这是一个不幸的人,我们没有权利责怪他。我们自己也有许多的软弱和过犯。主之所以怜悯我们,也不是因为我们是好人。我们不能因为他还没有信神就责怪他。”


可以说,彼得就好像他的第二个父亲。因为彼得没有惹他的气,而是以温柔的爱接纳和饶恕了他。


于是巴拉巴的心被彼得的话和福音之爱彻底破碎。作为唯一的“非基督徒”,巴拉巴和众多基督徒一同被尼禄钉死在罗马城外的十字架上。在咽气之前,他终于仰天呼求:我把灵魂交给你了!完成了他通往十字架和天国的旅程,回到了真正的父亲,上帝的身边。

我们现在如何做父亲?

《大盗巴拉巴》电影剧照


WY牧师曾说:


有人说,教育就是拼爹。但你肉身的爹是固定的啊。所以,教育就是寻找另一位父亲。换句话说,只有两种教育,一种是认贼作父的教育,一种是认识上帝的教育。教育改革的意思,就是重新寻找父亲。然而《圣经》说,没有子的就没有父,有子的连父也有了。


小说里的巴拉巴,被沙哈和彼得这样人间的父教育,从而借着子,认识了父。即便他不死,靠着神的恩典,咒诅也应该会在他这一代断绝,他有很大可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父亲。


但若没有被福音重生,巴拉巴,以及这世上所有的巴拉巴,就是所有“父亲的儿子”,自己没有被教过怎么做父亲,就悍然做了父亲,那么他们所教出来的“父亲的儿子”,只会不断复制上一代的错误,黑暗基因代代传。因为当巴拉巴们要儿女效法他时,正是字面意义上不折不扣的“认贼作父”。


所以,父亲们,成为真正的父亲的最基本前提,就是我们要认神为父,而不是认贼作父。我们要带领家人,带领儿女,一起敬拜我们的父,共同效法我们的父。


惟其如此,才会有真正的虔诚、勇敢、德性。惟其如此,才能是真正的先知、祭司、君王。


愿神怜悯这黑暗腐坏的国度与弯曲悖谬的世代。愿神怜悯我们,塑造我们这些不配做父亲的,开始有男人和父亲的样子。愿我主耶稣基督能为我们代求,使我们可以谦卑在神的面前,甘心领受主的一切教训和警戒,并将这领受传递给儿女。愿我们不再放纵自己的经验与情欲,惹儿女的气,丧儿女的志。


愿神的灵充满我们,帮助我们,归正我们,使我们都能渴慕圣经,效法基督。持守信仰,不惜受难。待人有恩,不畏强暴。表里如一,认真负责。照顾家人,支持社区。带领敬拜,建立秩序。


愿我们这些父亲的儿子,在恩典中都能成为合乎主用的,儿女的父亲。


我们现在如何做父亲?


我们现在如何做父亲?


郭暮云的半导体

我们现在如何做父亲?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


(点击“阅读原文”访问我的网易云电台收听本次证道录音)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暮云的半导体):我们现在如何做父亲?

暮云

愿你们在祷告中纪念我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