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
斯 3:7亚哈随鲁王十二年正月,就是尼散月,人在哈曼面前,按日日月月掣普珥,就是掣签,要定何月何日为吉,择定了十二月,就是亚达月。
斯 3:8哈曼对亚哈随鲁王说:“有一种民,散居在王国各省的民中,他们的律例,与万民的律例不同;也不守王的律例,所以容留他们与王无益。
斯 3:9王若以为美,请下旨意灭绝他们。我就捐一万他连得银子,交给掌管国帑的人,纳入王的府库。”
斯 3:10于是王从自己手上摘下戒指,给犹大人的仇敌,亚甲族哈米大他的儿子哈曼。
斯 3:11王对哈曼说:“这银子仍赐给你,这民也交给你,你可以随意待他们。”
斯 3:12正月十三日,就召了王的书记来,照着哈曼一切所吩咐的,用各省的文字,各族的方言,奉亚哈随鲁王的名写旨意,传与总督和各省的省长,并各族的首领。又用王的戒指盖印,
斯 3:13交给驿卒传到王的各省,吩咐将犹大人,无论老少妇女孩子,在一日之间,十二月,就是亚达月十三日,全然剪除,杀戮灭绝,并夺他们的财为掠物。
斯 3:14抄录这旨意,颁行各省,宣告各族,使他们预备等候那日。
斯 3:15驿卒奉王命急忙起行,旨意也传遍书珊城。王同哈曼坐下饮[酒],书珊城的民,却都慌乱。
背景与引言
亚玛力人哈曼,准备从天下涂抹犹太人的名。直接原因是末底改在他面前非常强硬,深层原因是五百年前末底改的祖先在他的祖先面前非常软弱。
亚哈随鲁和哈曼可谓一对不折不扣的渣君臣。最大的共同点是怯懦与暴戾共存一身。
亚哈随鲁根据历史记载,高大威猛,相貌堂堂。但同时又“残暴好色,怯懦多变”。这八个字实在是对渣男最好的描述之一。萨拉米斯海战,两军僵持之时,在山头观战的他无法像摩西一样举手祷告,鼓舞士气,反倒以为大势已去,仓皇逃回亚洲,结果本军士气崩溃,溃不成军。回国后他不思己过,反倒处死执掌海军的腓尼基人将领。
废后一事更能体现他的本色。当年起事的七贵族中,权势仅次于他父亲大流士的,是欧塔尼斯(Otanes)。此人娶了大流士的姐姐,生下一个女儿,就是瓦实提,又名阿美斯特里斯(Amestris)(注:亦有史家认为以斯帖才是阿美斯特里斯,但根据后文所述事迹,极不可能)。亚哈随鲁登基的同时,就(被迫)娶了自己的表姐瓦实提为后。
插一句:大流士的妻子之一,是欧塔尼斯的女儿Phaedymia。换句话说,欧塔尼斯管大流士叫小舅子,大流士管欧塔尼斯叫岳父。各论各的。
然而亚哈随鲁极其荒淫。很快他就爱上了自己的弟媳,又更快地移情别恋,爱上了弟媳的女儿Artaynte,并且这个女子已经是他儿子的妻子,也就是他的儿媳。两人半公开的通奸了。然后此女非得索要一件王后送给亚哈随鲁的衣服穿,亚哈随鲁深知不妥,但架不住这种大利拉式的软磨硬泡,最后鬼迷心窍让她穿了。事情于是败露。瓦实提(阿美斯特里斯)发现奸情后,认为Artaynte年少无知,都是亚哈随鲁的弟媳(即Artaynte的母亲)教唆。于是派私人警卫抓捕了她,以极其残酷的手段对付她,基本和吕后将戚夫人弄成“人彘”的方法一样,不忍描述。
此事当和后来亚哈随鲁废后一事极有关联。
无论如何,史家对亚哈随鲁“残暴好色,怯懦多变”八个字的评语,的确十分中肯。可以说,越是不惮于使用暴力的人,越是在暴露自己内心的怯懦。而这样的人,其实又最容易被人操弄。哈曼若无其事地献上屠杀犹太人的毒计,居然被王很快采纳,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当然哈曼此人一样“渣”,睚眦必报,想要杀末底改全族,后来在以斯帖干预之下,见王发怒离席,又怯懦无比,不顾体统地竟然抓住以斯帖哀求,被王抓个现行,最后送自己上了木架,落得个满门抄斩的结局。
普珥
哈曼定意杀犹太人的日子,是他抽签抽出来的,“普珥”就是希伯来话“签”的意思。他指示某人去抽签的日子是在正月,抽出来的日子是亚达月,就是十二月,差不多一年以后。
但正如经上所说:
箴 16:33
签放在怀里,定事由耶和华。
“签运”或者说“概率”,无论先验后验,都在上帝主权掌握之下。哈曼以为是“命运”的决定,其实是上帝的决定。祂给了自己的子民大概一年时间,预备应对这个新条例。哈曼信命,他不怕等一年事情有变。选民信神,他们信的就是无论事情有变无变,神的意思原是好的(创50:20)。
后来的事情证明,这意思果然好的无比。哈曼奋不顾身地给犹太人留下一个美好的节日。犹太人今天依然会过普珥节,这个节日有四大要素:
-
在普珥节前夜和当天早晨,去会堂听取《以斯帖记》的公开诵读。(k’riatmegillah)
-
向朋友赠送食物礼品。(mishloach manot)
-
施舍穷人。(matanot la’evyonim)给予穷人的慈善捐款可以是食物,也可以是足够支付一顿普通餐饭的现款,接济穷人的花费最好比互送食物的花费多一些。最贫穷的犹太人也有义务去施舍,即使他自己都需要靠救济度日。
-
享用节日大餐。(se’udah)最保守的教派,也允许在这一天喝醉。
在普珥节吃的最典型的传统犹太食物有:
-
哈曼之耳(Oznei Haman)。基本就是我们的糖三角。
-
肉饺子,或者叫肉馄饨。把肉藏在皮的后边,仍然是在暗示《以斯帖记》的神学内涵:隐藏的上帝。
基于同样的神学理由,这一天还要化妆游行、表演戏剧。
排异
虽然“事情的终局,强如事情的起头(传7:8)”,但后来的美好节日,并不能消除那一年亚达月之前的紧张与恐惧。哈曼恶计,并非仅是大一统波斯的排异反应这么简单。
哈曼的谗言,值得仔细推敲,里边大有说道。
斯 3:8哈曼对亚哈随鲁王说:“有一种民,散居在王国各省的民中,他们的律例,与万民的律例不同;也不守王的律例,所以容留他们与王无益。
大意就是,有这么一小撮人,和我们不一样,所以把他们灭了吧。但是仔细分析他的话,我们可以发现:他认为是事实的,其实不是事实。他故意虚构的,反倒是事实。
他认为是事实的,就是“他们的律例,与万民的律例不同;也不守王的律例”。这其实已经不是事实。
同样是在宫中,但若按照但以理及三友素菜白水的标准,以斯帖显然已经不能守犹太律法了。其实被掳多年之后的犹太人,绝大多数人已经接受了巴比伦和波斯版本的五进五化,已经放弃了自己的绝大多数信仰与习俗。基本上已经世俗化了。自己的律例已经不怎么守,早已自觉自愿地先爱国后爱教,遵守王的律例。
然而尴尬的就是,这些世俗化的犹太人,以正统眼光来看,已经世俗;但以世俗人眼光来看,还是犹太人。这就像今日不冷不热的“基督徒”,在教会来看,其实已经与外邦人无异;但在外邦人看来,他们还是信教的。
而哈曼捏造的谎言是“容留他们与王无益”。实际上容留这些非常世俗化的犹太人,对波斯社会主义建设是很有帮助的,人人都知道犹太人很会经商。希波战争时,希腊人管波斯人吃的桃子叫“波斯果”,觉得相当新奇,从没见过。至今桃子在西文里都叫“persica”。其实这东西原产于中国,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希腊人见到的桃子,就是这些犹太商人和波斯商人从中国贩运过来的,波斯本地也并不出产。
非要说“与谁无益”,不如说“容留他们与神无益”。这群世俗化的犹太人已经不太能荣耀神了。不过这是神任由他们散居天下的原因,而非结果。
然而正是在这种悲哀的情况下,神的不忍离弃,才成为不折不扣的恩典。普珥节的反击与胜利,不是因为犹太人有多好,而是因为神有多好。所以才叫恩典。
哈曼认为犹太人是异类,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种说法从波斯立场而言,也对,也不对。
说也对,是因为波斯式的东方大一统思维,从来容不下“不一样”。看看文中的叙述,驿卒,大道,政令传遍天下一百二十七省,与秦政何异?前一段时间有个兵马俑考古队队长说,秦的很多东西来自波斯。这不过是说了句政治不正确的大实话。
哈曼计划中的这种针对特定族群的大屠杀,在波斯历史上并非没有先例。据希罗多德记载,主前522年,冈比西斯王死后,马吉斯人斯麦尔地(Smerdis the Magus)夺了王位;当时波斯人设下阴谋杀他,每一个波斯人持武器,遇见马吉斯人就杀。当时若非天黑了,杀戮就无法停止,否则全体马吉斯族人势必完全消灭。
说“也不对”则是因为,大一统对少民,往往表现的又残酷又宽容。残酷体现在说杀就杀,毫不犹豫。宽容体现在,若能乖乖投诚,反倒很能被重用,无(党派)知(识)少(数民族)女(性)升官最快。并且波斯的民族宗教政策素来以宽容著称,以斯拉记4:6记载亚哈随鲁才登基的时候,耶路撒冷那边就有人上本控告犹太人,但王并不理会,说明亚哈随鲁虽然残暴,本人对犹太人倒没什么成见。
所以,总体而言,神在逼迫中的护理就体现为,祂任凭祂的子民渐渐“融入”万民,却又借着哈曼的恶计让他们醒悟:你们终究是融不进去的。然后施行拯救,将这群本来“容留他们与神无益”的子民,再次从万民中分别出来,使他们的“信仰共同体”意识觉醒,从此敬拜上帝,礼乐不辍,忍耐盼望弥赛亚的到来。
选民
“信仰共同体”的意识,不是每个自以为信徒的人都有。哈曼死之前的犹太人,几乎都没有。“犹太人”这个词,对那时的他们而言,可能已经仅仅是一个“民族”概念而非“信仰”概念,可能仅仅意味着出生要受割礼,安息日不能生火,肉不能泡在奶里边吃。
他们全然忘了,其实他们完全是被上帝在西奈山下,借着律法创造出来的一个“信仰民族”。那些“民族习俗”是信仰的衍生品或表现形式,如果失去了对上帝的敬拜,失去了信仰,那么光靠那些习俗,是不能维持他们成为一个真共同体的,而最多只能被算作一个“民族”,而且是散沙化民族,也就是“散居在万民中”的字面意思。
就是说,大家光靠吃糖三角,以及逢年过节吃饺子,是不足以凝聚一个真共同体的。总有些东西,名义上和实际上都要比饺子重要得多。比如我问问大家,作为基督徒,如果你现在在苏格兰留学遇到了点儿小麻烦,你的下意识反应,是去找你认识的当地长老会的弟兄姊妹呢,还是找会包酸菜馅儿饺子的东北老乡,是去拿着战狼护照找大使馆,还是找没见过面但是在抖音上确认过眼神的老铁?这个问题的神学意义是很丰富的,值得大家好好想想。
问题的关键就是你的自我身份认同是什么。你是先想到族还是教?是国还是乡?甚至连一个同性恋者都知道,面对和平教威胁,一个坚决反对同性婚姻的德州红脖反倒更会保护她,而那些整天(多数在网上)举着彩虹旗支持她的白左或女拳比较可能第一时间就跑,因为男女平等嘛,各人跑各人的就完了,各论各的。
咱们东北话有个特点,就是儿化音多。但有一个儿化音值得说说。就是我听过不少弟兄姊妹这么对话:“去哪儿啊?”“上教会儿啊。”教会,读作教“会儿”。就跟东北麻将里那个“混儿”的音一样。
当然我不是挑理,说以后不能这么说,可能大家这么说是觉得亲切。我是说,既亲切又庄重更好。你要知道,我们是同领一饼一杯的生命共同体的成员,是神的教会,是主的身体。我们不是“混儿”,没事来逛一逛,有事该找谁找谁,把教会抛在了脑后。
可以说,仅就这一点而言,我们的见证比回族差得多。
新约对于这个“生命共同体”,或者“我们是谁”,是这么说的:
彼前 2:9
惟有你们是被拣选的族类,是有君尊的祭司,是圣洁的国度,是属 [神]的子民,要叫你们宣扬那召你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
经文对我们的身份给出了四个定义:选民,祭司,圣徒,子民。但任务都是:宣扬那召你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就是说,上帝借着基督和圣灵,拣选了我们,把我们从黑暗国移民到了光明国,我们的呼召和使命,就是要传扬三一神的美德。
那么,选民要做什么?祭司要做什么?圣徒要做什么?子民要做什么?要如何宣扬神的美德?
我们应该知道,神治国家很看重选民,民治国家也很看重选民。只有人治国家不在乎选民和选民。我们目前还不是第二种选民,但我们是第一种选民,是“被拣选的族类”,是第五十七个民族,是“选族”。这是我们的首要身份。你总说“要与上帝建立个人关系”,你说的不错,但你不要把这句话变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潜台词。毕竟主祷文实际上敬拜的是“我们”在天上的父。新约的意思是耶稣的血为“多人”而流。大祭司最后的祷告里切切嘱咐的是,“你们”要彼此相爱,好叫众人认出“你们”来。
是的,彼此相爱,就是我们身为“选族”的最重要标记之一。
Jon Bloom这样谈到“彼此相爱”:
“圣经新约的经文提到教会的成功并不是以会众的数量、预算的多少、活动的好坏,或者公众影响力程度来衡量的。它的成功是以爱的质量为度量的。一间在世上最能见证耶稣的教会通常如此追求爱:
彼此尊荣(罗12:10)
缺乏时彼此帮补(罗12:13)
彼此热情款待(罗12:13)
与喜乐的人同乐(罗12:15),
与哀哭的人同哭(罗12:15)
尽管各有不同,但要彼此同心(罗12:16)
要俯就卑微的人(罗12:16)
彼此顺服(弗5:21)
坚持不懈地在棘手的事情上寻求同心合意(林后13:11)
用个人在基督里的自由来彼此服侍(加5:13)
用爱心互相宽容彼此的软弱、缺点和不成熟(弗4:2)
饶恕彼此许多的罪(彼前4:8;西3:13)
在实践爱的使命中彼此激发爱心前行(来10:24)
以及不可停止聚会(来10:25)
那究竟是什么可以唤出这样的爱来?再读一遍以上的经文,问自己什么情况会激发出这样的爱来。简单来说,答案就是各式各样的挣扎。正是那混乱中的挣扎唤出这些爱来。
教会本身的设立就是为了一群不可能相爱的人能相爱,而这之所以成为可能仅仅因为神是真实的,耶稣基督的舍命是真实的,以及天堂是真实的。”
而“彼此相爱”具体到我们今天的处境,在我们的亚达月十三日到来之前,还要包括:为受逼迫的弟兄姊妹祷告,守候他们,探望他们,帮他们照顾家人,给他们狱中的IC卡存点儿钱。做牧者的,更要挺身而出,站在羊群前面,效法主的样式,替羊去死,不是让羊替你去死。所以理应在被许多人(包括弟兄姊妹)称为“找逼迫、找坐牢”式的声明上签名,吸引炮火,让主的教会不受或少受荼毒。这就是牧者爱羊群的方式。愿这些牧者的受苦,能让大家更加彼此相爱,仰望上帝。
以后再有弟兄姊妹问我某某地方是否有靠谱教会聚会,我优先就会推荐联署谱上牧者们所在的教会,他们显然靠谱,能够为你负责任。
彼此相爱,不是个新命令。甚至犹太人都知道这一点。普珥节之所以有馈赠友人和施舍穷人的环节,就是因为大难之后,犹太人才开始反思悔改,原来当年的不团结,不相爱,散沙,冷漠,竟成了哈曼敢于向王进言灭绝犹太人的借口。所以,他们馈赠友人和施舍穷人的具体行动,都是在彼此提醒:我们要彼此相爱。
愿感动犹太人的灵,加倍感动基督徒。因为我们的彼此相爱若不能胜过普珥节的犹太人,就断不能进天国。
总结
我们不一样。这是首先要说的。你再怎么世俗化,世俗人也会说你是个信教的。同时教会牧者和长辈,以及其他爱你的弟兄姊妹,也会责备你,是不是成了教会儿里的混儿。
我们是选民。我们是选民,是祭司,是圣徒,是子民。我们是被主耶稣用命赎出来的,所以我们不再属于自己,也不再属于哪个国哪个族,我们属于主。非要说国,我们是天国的。非要说族,我们是选族,是敬拜族,是相爱族。
要彼此相爱。称为相爱族却不能相爱的话,不如叫做相爱相杀族,叫做互相伤害族。几年前我们帮助过一位本来素不相识的新疆来的王乾坤弟兄,去无锡换肺,奉献了几十万。但最终乾坤弟兄还是回了天家。不但当时,可能直到如今,都有人觉得这件事可能办得不好,或者至少说没有收到理想中的果效。但就在上周,一位在江苏做医院事工的弟兄来我们这边探访,他主动提到了乾坤的事,他也服侍过乾坤。他说长春能为乾坤奉献那么多,了不起,真正体现了彼此相爱,并且正是借着乾坤,他开启了整个江苏的医院事工。
借着这件事我再次想起来,当时为乾坤募捐的时候,几位主内微博大V出力甚多。如今,一位妻离子散,执照吊销,最近又被一条船推上风口浪尖。一位被指控为性侵,浮浮沉沉。一位似乎还较为平安,事工还在开展。他们几位,特别是后两位,我并不熟,可我们教会以及乾坤的家人至今感谢他们当时的帮助。他们在这件事上,毫无疑问地体现出了彼此相爱的心。至于第一位,这位付上了沉重代价的末底改,我们一直在祷告中纪念他,愿神怜悯他,使用他。
不一样的我们,是全新的生命共同体。所以别人的事就是我们的事,河南的事就是东北的事。敬拜上帝,彼此相爱,这是从起初到末后,神给我们永恒不变的使命召唤,无论是面对波斯亚达月新条例的犹太人,还是被境内反动势力掳到了厉害国的选民。
身为选民,必须靠着恩典,竭力运用诸次因,顺服、跟随神的呼召。你愿意如此行吗?而神对选民的恩典的体现方式正是:
愿意的,祂领着你走;不愿意的,祂拖着你走。
(点击“阅读原文”访问我的网易云电台收听本次证道录音)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暮云的半导体):异族 |《以斯帖记》之四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