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玛 | 申命记系列(八)

2019年 7月 7日 6184点热度 1人点赞

音频

经文

 
申 6:1“这是耶和华你们 神所吩咐教训你们的诫命、律例、典章,使你们在所要过去得为业的地上遵行,
申 6:2好叫你和你子子孙孙,一生敬畏耶和华你的 神,谨守他的一切律例、诫命,就是我所吩咐你的,使你的日子得以长久。
申 6:3以色列啊!你要听,要谨守遵行,使你可以在那流奶与蜜之地得以享福,人数极其增多,正如耶和华你列祖的 神所应许你的。
申 6:4“以色列啊!你要听,耶和华我们 神是独一的主。
申 6:5你要尽心、尽性、尽力爱耶和华你的 神。
申 6:6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话,都要记在心上,
申 6:7也要殷勤教训你的儿女;无论你坐在家里,行在路上,躺下,起来,都要谈论。
申 6:8也要系在手上为记号,戴在额上为经文。
申 6:9又要写在你房屋的门框上,并你的城门上。
 
你要听
 
这段经文就是著名的“示玛篇”,“示玛”就是希伯来文的“听”。
 

示玛——论基督教古典教育

第五节被耶稣基督亲自确定为“诫命中最大的一条”(太22:37-38),也就是俗称的“金律”。而4-9节这一段,又常被基督徒称为“基督教教育大宪章”。
 
 
教育大宪章紧跟金律大诫命,与主耶稣所说的“其次也相仿”的“爱人如己”遥相呼应,暗示为人父母者除了爱自己、夫妻相爱之外,首先就要爱你的孩子,并且这“爱”的具体方式,就是在主里教育他们,代代传扬,生生不息。
 
以色列人世世代代要牢记大诫命和大宪章。圣约共同体的存亡,取决于此。
 
可是我们世世代代又在学什么呢?
 
当我查考此事时,竟发现,可以确定至少有一篇课文,我们学过,我们的父辈学过,我们的祖辈学过,我们的曾祖辈学过,甚至我们的太祖辈也学过。
 
它就是:
 
乌鸦喝水
 
目前能找到的《乌鸦喝水》课文的最早版本,是光绪三十年(1904年)的,当时的题目是《鸦》,内容是:
 

老鸦渴甚见庭有水壶欲饮之壶深水浅鸦竭力伸喙卒不得水仰首若有所思忽飞去衔小石至投壶中往返十余次石积水升鸦渴遂解

 
民国课本依然有这篇,而且有图有真相:
 

示玛——论基督教古典教育

 
但到了今日,虽然图还有,真相却没了:
 

示玛——论基督教古典教育

 
就是说,百年变迁之间,你发现这课文的意思越来越不对劲了。
 
就以最新这个苏教版的为例。仔细看看上边的图。如果你的常识还健全,你肯定会发问:乌鸦为什么不喝旁边河里的水呢?
 
如果说是因为这不走心的配图摆了乌龙,那bug其实还不止这一处。死硬理性派网友早就考证出来,在人教版、长春版等的平行课文配图中,只有一种形状的瓶子能让乌鸦最终喝到水:
 

示玛——论基督教古典教育

 
并且不管瓶子怎么样,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乌鸦有力气叼石子,为什么不试着弄歪水瓶呢?倾斜了不就喝到了吗?
 
然而这些bug本来在原文里都是不存在的,因为《伊索寓言》里的原始版本故事是这样的:
 
 

口渴的乌鸦 
乌鸦口渴得要命,飞到一只大水罐旁,水罐里没有很多水,他想尽了办法,仍喝不到。
于是,他就使出全身力气去推,想把罐推倒,倒出水来,而大水罐却推也推不动。这时,乌鸦想起了他曾经使用的办法,用口叼着石子投到水罐里,随着石子的增多,罐里的水也就逐渐地升高了。最后,乌鸦高兴地喝到了水,解了口渴。
 
这故事说明,智慧往往胜过力气。
《伊索寓言》

 
请注意这里的关键词:
 
水罐很大的水罐,而且古希腊时期,应该是陶罐或青铜罐,所以乌鸦推不动。
先推乌鸦优先用最符合常识的办法。只是水罐太大,推不动。
想尽乌鸦不傻,不是看不见河,也不是不知道把旁边的芦苇弄成吸管,他已经想尽并尝试了所有办法。
曾经。叼石子的办法以前是用过的,不是现发明的。可见经验和传统很重要。
智慧结论是智慧胜过蛮力。可是我们的结论,似乎是愚公移山和精卫填海似的,人定胜天,只要努力,就能成功。
 
《伊索寓言》是利玛窦在明朝末年带过来的。那么几百年间,这个故事在传承的过程中,究竟发生了什么?这个古典寓言中所有好的、精妙的、严谨的部分,为什么都在课本特别是今日的公立小学课本里莫名其妙地消失了呢?这只乌鸦为何从希腊飞到东方,就迷失了,如同挪亚洪水之后放飞的那乌鸦一样,一去不复返?
 
当你认真默想乌鸦的时候,你可能会和我一样,焦急干渴,想要喝水了。如今的我知道从小被这样教导,是什么后果。所以我不愿意孩子再重复这路径,不假思索地就在河边叼石子,去喝那差不多喝不到的水。我不愿孩子被这有意无意,但是的确充满恶意的改编戕害。
 
关于乌鸦,我想让孩子首先知道的是,圣经里的乌鸦曾飞出方舟一去不返,也曾叼来饼和肉供养先知。乌鸦更曾被主举例说,它不种不收,不积不存,天父还养活它,而我们比乌鸦更加贵重,借此学习信靠的功课。
 
其次我想让孩子知道,古典的伊索寓言里原本的乌鸦喝水是什么样子,是多么巧妙严密,充满经验和智慧。
 
最后若是还有余力,我也希望孩子能知道乌鸦的大致属性和习性,或者至少能自己翻墙去维基百科找到相关词条,津津有味地阅读。
 
而这三点连起来,大概就是基督教古典教育吧,它包含圣典经典普遍恩典
 
教育问题谈了很多年了,至少在我们教会是这样。但我并不能假设大家都已经知道,并且愿意遵行。所以我还要说。
 
大宪章的意义
 
基督教教育的圣经依据有很多,但最好也是最著名的之一,就是今天这一段“教育大宪章”——“示玛篇”。
 
这段经文中有金律、有银律(如果将信仰教育作为爱儿女最重要的方式的话),有内容(摩西所传的圣经,涵盖救赎、法律、政治、经济、军事、农业……),有方法(爱、听、记、谈、系、戴、写),涵盖所有时间(坐着,起来,行走,躺下),覆盖所有领域(个人的手上额上,家庭的门框上,社会的城门上)。
 
这其实已经给出了真正的“基督教教育”的定义,一言以蔽之就是“全人教育”,目的是全面恢复人被罪败坏的灵魂、理性、意志、情感、关系乃至身体等各个方面,将被罪玷污的“神的形象与样式”尽力恢复过来。
 
总结起来就是:示玛篇要求基督徒开展基于圣经的全日制全人教育
 
理都懂,做不到?
 
教育大宪章绝不像其他一些深邃教义那样难懂。不过它好懂,却难做。
 
我能想到的主要反对意见大概有十点。
 
一:公立
 
有人主张,基督徒的儿女可以,甚至应该,甚至必须送公立。只要用家庭敬拜或主日学补充即可。
 
可是示玛篇已经明言,你“坐在家里,行在路上,躺下,起来,都要谈论”,这就是全时间的意思,用今天的话说,是全日制教育。
 
即便单从教育效果上来说,你也应该知道,如果送了公立,周中三十甚至四十小时的高强度灌输,绝不是每周半小时的主日学或每天半小时的家庭敬拜能够化解的。
 
所以,还要送全日制公立,就是不顾示玛篇明显的意思了。
 
二:莲花
 
还有人说:我还是得送公立,但我会为孩子切切祷告,相信神的恩典能保守孩子出淤泥而不染。
 
这种“信心”,是对神迹的信心,不是对上帝的信心。我只想问:如果你的孩子出淤泥而染了呢?近墨者黑了呢?并没变成莲花,而是很正常地变成韭菜了呢?
 

示玛——论基督教古典教育

 
所以,“先把他推进淤泥然后让神保证他出淤泥而不染”这种说法和做法,实际上就是在试探神了。大概就等于,我就要把孩子从楼上往下扔,神必差遣天使接住他。耶稣在旷野里拒绝的,你接受了。
 
或有人说:送主内学堂,孩子就一定能信主吗?我就知道那谁谁谁,就是教会学校毕业的,但是也不信了。就是民国那些人,很多不也上的教会学校吗?后来不也不信了吗?所以怎么说上公立一定就等于让孩子放弃信仰了呢?我就知道有些孩子一直在公立,信仰好,学习好,甚至高考考了全市文科状元。
 
那么回答是:
 
首先,的确不能保证上了教会学校的孩子就都能信,或者说,圣约家庭的小子民长大了一定能行坚信礼。但在开展了几十年基督教教育的地方比如美国,统计表明,教会学校出来的孩子认信基督的比例,远远高过外边的孩子。
 
其次,关于民国教会学校培养了大批投奔延安的人士,我承认这是历史事实。但这不能说明办教会学校就不对或者没意义,因为当时的教会学校,最主要的问题有三个:1,受自由主义神学影响,丢失了坚固的信仰传统。2,保守僵化,坚持用外文教学,学生的外语固然极佳,但多少脱离了中国现实,一旦被某些极端思想影响,极易受蛊惑。3,学科设置过于功利媚俗,知道中国人渴望科学,就开设大量相关课程,忽视了信仰教育和思想教育。对这三个问题的解法,不是不办教育,而是要办中文基督教古典教育。对此下文会提及。
 
最后,所谓送公立的孩子也坚持住了信仰,我想说,除了极个别确属神迹的,能坚持住的主要原因,恐怕并不是自己信的好,而是外部压力还不够大。去年开始的逼迫就比较大了,甚至波及到了中小学生。就以主日学搞得最久也最好的温州为例,去年的运动中,某中学排查出200位小基督徒,校方让他们签字保证不再信主。最后的结果,是只有一个孩子哭着表示不能签。我不知道她最后签没签。但这或许已经可以证明,在重压面前,信仰阵亡率至少已经达到了99.5%。
 
三:摩西
 
还有人说:摩西自己就在埃及受的教育,不也很好?但以理也是,在巴比伦受教育,最后也大大被神所用。而且你自己不就是在公立受的教育吗,现在不也做牧师吗?
 
我们肯定能看出来,传讲示玛篇的,正是摩西自己。就是这个摩西,他明确说,要在神的选民,就是圣约共同体内部而不是埃及,做全日制信仰教育。他并没有把自己的孩子送回埃及受教育是吗?
 
至于但以理,他的故事我以前详细讲过,参看这一篇讲章简单说就是,他有特殊呼召,承担特殊使命,但也受了特殊试炼,付了特殊代价。比如,很可能他被迫做了太监。那么你有信心让孩子走但以理的路径吗?
 
至于从公立出来,也信了主,甚至能全职服侍主的这种情况,比如我,我要说,其间挣扎,冷暖自知。在形成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受的那十几年教育,伤害太大了。许多的黑暗、纠结、恶劣,都是从那时开始形成的。被主破碎又医治了这么多年,仍然败坏不堪,只能勉强被主所用而已。
 
然而我本人还算幸运的。因为我绝不算是标准意义上的听话的好学生。从小学到大学的十六年学习生涯,充其量只上了七八年课,其他时间不是旷课玩耍,就是自己看书。就是在课堂里,基本也没有怎么听过讲,以看闲书和睡觉居多。所以相对来说,中的毒恐怕还算少的。
 
所以我不是吃喝什么毒物也不受害,我是没怎么吃。并且吃进去的那些,并非没有危害。
 
所以,不论别人去不去公立,至少我和我家,不想再重复这种路径。我愿我的孩子能更早认识神,更好被主用,更大祝福人。
 
四:害怕
 
还有些弟兄姊妹的反对理由是——或者说其实也算不是反对——他同意主内教育的异象,但是他害怕。他觉得自己信心小,能力小,胆子小,做不到像我们这么虎——哦,这么勇敢。
 
对此我想说,其实我们信心更小。我们信心更小,所以看着火坑,不敢把孩子往里推。我们能力更小,所以深知孩子在学校跑偏之后,回家我们是掰不过来的。我们胆子更小,我们也怕执政掌权者,但我们更怕上帝,不敢也不愿违背祂的旨意。
 
五:昂贵
 
这个反对理由比较具体和现实,就是主内学校学费太高。
 
这个得分两方面说。
 
一方面,就好比游乐园大概有两种,一种没有门票,随便进,但里边每个项目都收费,而且很贵。另一种是门票很贵,但里边再没有收费项目了,一票到底。所以其实是一回事。
 
公立是没有学费,但如果你进入那个套路里边,至少各种课后班你是免不了的,各种参考书你是免不了的,各种无意义的活动你是免不了的,各种灰色支出比如教师节上贡你是免不了的。而主内学校大概就是通票制,没有其他那些灰色的东西。所以最后算起来公立也便宜不到哪去。
 
而且,主内学校之所以昂贵,是因为承担了保护家庭和教会价值观的责任。公立学校之所以免费,是因为国家奴隶(公仆)的开支当然应该由国家支付。
 
另一方面,不正是因为主内学校学生少,学费才贵的吗?更多人来上,自然就会降下来。
 
六:绑架
 
还有种声音说:你这种“孩子一定要上主内学校”的蛮横命令,是一种“教会政治正确”,是在绑架信徒良心,把鲜活的信仰变成了死板的教条。
 
对此,我想说,首先请回到圣经,就是今天的示玛篇,仔细读一读,想一想,然后向你的上帝呼求,问问祂,这些话究竟是什么意思,该怎么执行。还有新约里“你们要照着主的警戒和教训养育儿女”等话,也去仔细读,仔细想,然后告诉大家,你那被上帝约束的良心认为这些都是什么意思,应该怎么操作。
 
如果你还读过教会历史,也请你凭着你的良心告诉我们,历史上的教会,尤其是宗教改革之后比如清教徒们的教会,是否办学,是否办全日制学校,那是不是绑架信徒的良心。
 
进一步,也请你凭着良心说说看,是否金律银律也是绑架你的良心,是一种基督教政治正确?因为显然也做不到,而且相比践行教育大宪章,更加做不到。
 
所以,如果说谨守遵行神的旨意,就是死板教条,不是鲜活生命,那么,从过去到现在,我们已经用我们的“教条”证明了我们的信仰,请具备特殊良心的你们,从现在到将来,用你们实实在在的鲜活,证明你的信仰不是教条吧。
 
而且,当你率先抛出的论点是教会反对“送儿女去公立学校”,后边的论证却全是关于教会反对“基督徒在公立学校当老师”,也请你告诉我们,这是不是仅仅是写错了。如果只是笔误,那请你重新组织一下语言。如果不是,请告诉我们,这是什么神学和哲学教出来的逻辑,可以这么明目张胆地偷换概念。
 
所以,我们希望儿女接受基督教古典教育,其中一个目的,可以说就是希望他们将来不管做什么,从能力来说不至于,从品格来说不可以,故意写出这种前后脱节,带节奏都带不明白的文章来。我为这样的文字担忧,为不假思索为这种文字叫好的遗憾。我愿相信神仍然爱你们,必能亲自医治你们曾经受过的伤害,必能亲自带领你们回转。
 
我愿为此祈祷。
 
七:社会
 
还有一种观点说,送主内,一方面同伴少,一方面太像温室,恐怕将来不能适应社会。甚至据此演变出一种“伪保守主义”教育观:外边学校不好,但我知道哪里不好,所以还能应对。主内学堂的不好,我都不知道不好在哪里,所以不送。
 
先说同伴少这个问题。其实经验都可以告诉你,你就是一路从公立上来的,小学中学大学,前前后后能算作同学的,至少得有一二百吧,可是你至今仍有联系的有几个呢?现今你居住在人口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大城市里,但你真正的同伴又有多少呢?如果不算教会里弟兄姊妹的话?
 
所以,在主内学堂,孩子实际会交到的朋友,绝不会比外边更少。相对公立,这一点绝非劣势;而相对纯粹的在家教育,这一点是实实在在的优势。
 
至于觉得主内学堂像温室,这个说来惭愧,其实并不是。不是的原因是因为,主内学堂里的罪,一点儿不会比外边少,就和教会一样。
 
但是主内学堂这种小共同体,其间的丰富联系,又是外边学校不能比的,就是说关系丰富细致,更能让孩子之间建立真正具有深度的真实关系。
 
说白了就是:反正就这么几个人,你处也得出,不处也得出,这由不得你选,这关系是上帝所定的,并且因为是祂定的,所以你们的关系才能真的建立起来——就像家庭一样,就像教会一样。
 
至于第三种“伪保守主义”说法,我想我说的已经够清楚。公立学校的一些问题,特别是孩童作为罪人这个层面的,主内也有。所以你不用担心你的应对办法没有用武之地。但在主里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新问题,反而提前规避掉了一些只在公立才有的问题,比如官本位,比如讨好老师,比如攀比,比如告密文化。
 
 
就像丘吉尔对苏联的“颂扬”一样:
 
 

苏联的确伟大,因为它克服了很多问题,就是克服了很多在资本主义国家本就不会出现的问题。

 
所以这个貌似稳健的问题其实应该反过来送给这位伪保哥:主内会有什么问题,我们知道,也知道怎么处理。公立有什么问题,我们不知道,所以不送。
 
再多说一点的话,公立那种伪共同体及其文化——比如告密文化——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那就是,它有意无意(上层是有意,基层或有意或无意)地在告诉你,爹亲娘亲不如dǎng亲,家大业大不如国大。或者用官话讲,它的目标本来就是培养合格的公仆和国民,培养涉秽主义接班人。就连颇有年头的“丢手绢”游戏,也在传递着从延安整风开始的告密、检举、揭发文化,试图从小在孩童心里剥离对家庭、社区、教会等天然小共同体的自然的正确认知,而建立一种他们直接和国家之间的抽象联系。
 

示玛——论基督教古典教育

这或许就是“适应社会”的真实含义。真的适应了之后,就会出现琥珀乡的那种糟粕,他为了自己的编制和工资,不惜拆散别人的家庭,强行要你的孩子回去上公立,变成事实上的留守儿童。
 
 
然而就连这样的事也不是日光下的新事。历史上阿拉伯人就这么干过,哈里发指使奴隶贩子从草原游牧民族那里绑架来小孩子,由国家直接教育他们,无依无靠的他们最后就只能直接效忠于哈里发。这就是“马穆鲁克”。奥斯曼土耳其同样这么干过,他们把基督徒的孩子抢过来,赶走或者直接杀掉他们的父母,让这些小孩子从小接受穆斯林教育,最后他们只能直接效忠苏丹。这就是“德夫希尔梅”。
 

示玛——论基督教古典教育

“德夫希尔梅”(书籍插画,来自托普卡帕宫博物馆)

 
所以,这样的“适应涉秽”,我们是“害怕”的,不敢招量。
 
八:违法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不送公立犯法,而基督徒不应该违法。
 
首先,为什么有这个义务教育法,前边已经提到了,就是在说马穆鲁克和德夫希尔梅的时候。
 
其次,基督徒当然有义务守法,但前提是,这法不违背上帝的法。或者说,在上帝眼中,恶法非法,正如老计生和新条例。法网的确越来越严,现在连翻墙甚至买两本港版台版书都涉嫌违法。然而恶法仍然非法。比如,如果非洲某国总统大酋长的亲戚垄断了药品经营,并且立法宣布除了他家,卖药都属违法,那么往那里走私药品当然就是正义的。
 
最后,退一步说,义务教育法按照立法本意,也应该是保障法而非强制法,是要求国家的,不是要求家庭的。如果无论从哪个层面把它释读为强制法,那我只能说,那就又与政府在国际上签署的《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等法律文件直接冲突了。现有阶段,我只能从“不至于这么自相矛盾”的角度来理解:这是保障法而非强制法。

第十四条

  1.缔约国应尊重儿童享有思想、信仰和宗教自由的权利。

  2.缔约国应尊重父母并于适用时尊重法定监护人以下的权利和义务,以符合儿童不同阶段接受能力的方式指导儿童行使其权利。

  3.表明个人宗教或信仰的自由,仅受法律所规定并为保护公共安全、秩序、卫生或道德或他人之基本权利和自由所必需的这类限制约束。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

 
九:无力
 
还有人说,你说的我都同意,可是我的教会/家庭没能力办教育。我们自己文化就不高,教会也没有相关人才。
 
对此我要说,如果吃肉最好,那么吃不到肉喝肉汤也是好的,肉汤也没有喝水也是好的。因为不管怎么说,这都比喝毒药好。
 
所以哪怕带着孩子就读圣经背圣经呢。这才是我们的白水素菜,我相信上帝一样可以借着它让祂的儿女红润健康。何况如今海内外的主内教育网络资源这么丰富,也已经有很多教会和信徒在做教育相关的事工,如果想和他们建立联系,并非多么困难的事吧。
 
有了几个持有基督教教育异象的家庭,你们就可以先开始做了,做了一阵,卓有成效,相信教会的支持或承认是会跟上的,那时你们的力量会更加壮大。
 
十:在家
 
最后一种“反对”观点严格来说也不算是反对。这些弟兄姊妹也同意不该去公立,他们想在家教育。但他们如此做的原因是因为他们认为:教育主权是单单属于家长的,教会和政府同样都无权插手。
 
首先,我承认,在没有教会学堂的情况下,在家教育就是基督徒的唯一选择。我相信多数在家教育的弟兄姊妹不是因为更喜欢在家,而是因为没有教会学堂。
 
但的确也有一些弟兄姊妹,从他们的良心和认识出发,认为就是有教会学堂,也更应该自己在家教。进而推出:教会根本就不应该办学,办学不属于教会的使命。
 
关于教育主权属于谁,我相信我们都同意,家长是有这个权柄的。区别是,从长老会的立场出发,我认为这个权柄,教会也有。教会和家长是双重权柄。因为我们认同圣约神学,所以在圣约共同体的架构下,每一个圣约家庭的孩子,都是教会的不领餐小会友,所以他们父母的牧师同样也是他们的牧师,他们有权利也有义务接受牧师和教会的教导和劝惩。因此在长老会的教育观里,教会、家庭、学堂当然是不分家的,应该是一个有机的“三位一体”。
 
而从示玛篇来看,摩西通篇用的代词是“你”,也就是父母,这就是我们的共识,父母肯定是有教育权柄的,甚至也不妨说是首要权柄。但教育毕竟不光关乎“手上、额上”的个人,也不光是“门框”范围内的“家庭”,示玛篇毕竟还是提到了“城门”,代词里毕竟还是提到了“以色列啊”,这就显明了“公共性”仍旧是不可或缺的。而这个公共性,当然应该由教会这真以色列来提供和保障。
 
并且,真正实践过在家教育的家庭都知道,家庭最终还是得联合起来,因为孩子需要共学,需要伙伴,所以不可能自己家关起门来办教育。不能闭门教育,一方面,如果作为家长的你没有足够的教学能力,你就一定需要别的家庭的帮助。另一方面,如果你真的样样都会,自己就能教所有,那么在圣约共同体里,你就天然具有帮助其他家庭的义务,所谓“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你不能以“我只对我家孩子有负担”,放弃你对共同体里其他孩子的责任和义务。
 
故此,在家教育的家庭走到后来,还是会联合起来,此时的这个共学组织,从表面来看,已经和教会学堂没有太大差异。但还有一些重大的不同。
 
最大的不同,就是这种“自下而上”的共学组织多数没有教会的正式遮盖。而它是需要遮盖的,越大越需要。从议事、决策、管理等各个方面来说,教会、家庭、学堂的三位一体架构才是最合理的。
 
当然,教会学堂如果发展到规模非常大,体系非常健全,它也完全可以考虑变成一个在教会监督下的相对独立的事工或机构。
 
无论如何,某种意义上,不是教会需要学堂,而是学堂需要教会。尤其在学堂的起步阶段,更是如此。
 
我们必须办教育
 
详细讨论了这十点之后,我要说的是:示玛篇所告诉我们的,就是我们要尽心尽性爱上帝,我们要全心全意办教育。
 
这教育指的是全日制教育。经文中“无论你坐在家里,行在路上,躺下,起来,都要谈论”的明确要求,界定了针对未成年子女的主内教育,必须是全日制教育。主日学可以有,家庭敬拜更应该有,但这两者并不是全部,加起来也不能取代全日制教育。
 
这教育应该是主要以中文进行的古典教育。我们的教育异象理应是:引导孩童领受特殊恩典,教导孩童认识普遍恩典。我们希望孩子首先认识上帝,其次认识人,再次认识世界。认识人,优先要从认识他所处的民族和文化开始;认识世界,优先要从认识他所处的城市和国家开始。这就是“中文教育”的意义。上帝让我们生在这一片土地,这一个世代,就意味着我们对这个民族负有福音使命和文化使命。近代教会学校的惨痛教训我们的确应该吸取,我们的确不应该把主内学堂变成留美预备学堂,而是要变成服侍神、服侍人的天国预备学堂。
 
目前能够看到的有望实现这一目的的最佳路径,就是以中文进行的基督教全日制古典教育。
 
所谓“古典教育”,最简单来说,就是以圣典、经典、普遍恩典为根基的,保守而非激进,传统而非现代的教育。
 
接受了古典教育的孩子,应该是一个爱神爱人爱自然的孩子。他应该既知道圣经,也知道伊索。他应该知道乌鸦是谁供养的,也知道以乌鸦的聪明,它不大会去学精卫。他还有常识和理性,可以分辨出哪些是神的真理,哪些是人的谎言。他了解现实,爱他的小区,他的街区,他的城市。他熟谙历史,知道神在历史中的作为,又知道如何把历史与现实、未来用神的道连接起来。
 
这必须要办的全日制中文古典教育应该优先由教会来办。圣约共同体意味着,无人是单独的原子,我们是彼此连接的,圣经原则和现实需要都告诉我们,需要联合起来,在教会的遮盖和引导下来办学,特别是在初始阶段。以后若是成熟,教会学堂当然可以变成相对独立的事工或机构。因此教育事工理应成为每一个教会的异象和使命,自己能办自己办,自己办不了联合办,现在能办现在办,现在办不了将来办——就是不要因为办不了,就反推出来不该办。
 
你要我听的,我已经听了
 
最后的最后,我要说,我当然和大家一样,知道基督教全日制中文古典教育这一事工的艰难。外部的艰难不用再多说,就是内部的艰难,比如师资的匮乏,体系的欠缺,资金的窘迫,也都天天压在我们的心头和肩头,常常让我们觉得力不能胜。
 
但我更常常想起《Matrix》第三部里最后的那个场景。瞎了眼的尼奥驾驶着飞船冲上了云霄,那一刻他“看”到了久违的云上太阳。然后他重新向下扎入黑暗,回到阴云密布的地球,去完成他最后的使命。
 

示玛——论基督教古典教育

 
我的意思是,我见过云上的太阳。我不能假装没见过。所以我不能再把孩子重新送入黑暗的地下,让他们在绿火和谎言中,被毒蛇绑在银椅上。我已经被主从撒旦那里救了出来,献给了上帝,我不能把我在圣约中所生的孩子重新献给魔鬼。
 
我已经看过圣经,看过伊索寓言。我不能假装没看过。所以我不能再对这缺乏信仰、传统与常识的公立教育视而不见,我不能再让孩子继续被课本上误导人的乌鸦欺骗。我也已经学过逻辑,学过语言。我不能假装没学过。所以我不能总是对满是逻辑谬误和文法错误的文字视而不见,让弟兄姊妹继续被报凶信的乌鸦欺哄。
 
 
这一切都是因为:我是被主所救的人,曾见过神的荣光。我不能假装没见过。我是被神呼召的人,曾听过神的吩咐。我不能假装没听过。
 
示玛篇要我听的,主啊,我已经听了。
 
我愿我的孩子,所有主内的孩子,将来也都能如此宣告:我曾见过,我曾听过。所以我不能假装眼瞎,假扮耳聋。所以我要呼喊,我要传扬,我要为主做美好的见证,为神打美好的仗。
 
愿神带领,祂必带领!
 

示玛——论基督教古典教育

相关阅读:

再会 | 申命记系列(一)

大国 | 申命记系列(二)

铭刻 | 申命记系列(三)

真神 | 申命记系列(四)

逃城 | 申命记系列(五)

河东 | 申命记系列(六)

十诫 | 申命记系列(七)

示玛——论基督教古典教育

(点击“阅读原文”访问我的网易云电台收听本次证道录音)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暮云的半导体):示玛——论基督教古典教育

暮云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